2013年4月11日上午,“丝路霓裳”中德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在新疆博物馆举行。
“丝路霓裳——中亚东部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后的服饰对话”国际合作项目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新疆文物局、德国考古研究院三家单位共同参与,计划实施5年,合作内容包括对新疆出土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后300年左右毛、皮、丝等各类材质服饰文物进行系统化、多学科、持续性的科学分析和研究,修复保护以及精确复制,对中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举办图片资料展和复制品时装展,编写出版科普和专业论文书籍等多个环节。根据合作协议,届时中德双方不仅会把合作研究成果集结为论文、专著,还会转化成为立体的服装产品或生动的服装设计、教学案例,例如通过模特T台走秀展示的这种形式将古老的西域服装文化展现在公众面前。
该国际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为进一步改善新疆服饰文物保护现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而且对于进一步深化新疆服饰文物领域的科学研究、提高新疆文物的科技保护水平、加强新疆文物科技保护科研力量、扩大新疆文物的国际影响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新疆博物馆 安丽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