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博物馆学大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砚兮归来——历代传统砚文化回归展在青州博物馆开幕

发布日期:2013-03-04

2月25日,由青州博物馆、归来斋艺术馆联合主办的《砚兮归来——历代传统砚文化回归展》在青州博物馆开幕。开幕式结束后,归来斋艺术馆向青州博物馆捐赠古砚五方。张得一、周同祥、黄海涛三位制砚名家同时接受了青州市博物馆馆长的聘书,成为青州博物馆顾问。

此次展览展共展出各时期、各类砚台共75方。包括汉魏、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代表性古砚以及当代制砚名家的新作,是一次历史年代完整、材质和砚式丰富的砚台实物展,突出了“全”、“精”、“罕”、“雅”、“新”的特点。

砚,文房四宝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日常用品之一,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思想,凝聚着浓厚的时代特征。早在西汉时期,通常意义上的砚已经完全形成。这是砚台历史上的第一次变革,即由原始砚研磨器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砚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砚在体量和造型上仍然没有脱离汉代砚的流韵。唐代是文化艺术大繁荣的时代。盛唐气象的社会背景下,促使砚台经历了发展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即大量的箕形砚的涌现。宋代的统治特色是“文人治国”和“文官政治”,形成了皇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文人政治”的社会环境和思想环境,砚台发展史上也因此产生了第三次变革,即注重意趣的“文人砚”的诞生。元明清以降,砚风从钢劲到阴柔,主流特点日益杂糅。传至当代,一批有着传统功底和人文精神的民间雕砚家,坚持入于传统、出于传统,在当代砚雕方阵中,脱颖而出,雕制了许多清新古雅的作品。

2月25日,《砚兮归来——历代传统砚文化研讨会》在青州市博物馆会议室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砚台收藏者、制砚名家、文史专家以及青州市博物馆专业人员共4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当代制砚名家张得一、周同祥、黄海涛分别作了主题发言,讲述了中国古砚台的发展史,如何品读砚台,砚铭与章法书法刀法的关系,并与青州博物馆研究人员及青州的古砚爱好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同时寄予青州的红丝砚以很大的希望,相信红丝砚在当代制砚人手中能够重放光彩。

(青州市博物馆 王丽媛)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