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博物馆学大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草原丝路”上的民族——契丹文物精华展》11月10日开展 天津博物馆带您走进见证草原丝绸之路的民族契丹

发布日期:2015-11-09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中一支独具特色的族群,唐代末年建立起了辉煌一时的辽帝国,元朝之后逐渐销声匿迹。这个如猎鹰般来去成谜的民族,在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地带——内蒙古地区,与汉族及其他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创造了灿烂的封建文明。在文化上,辽文化是举世瞩目的两重政治体制所蕴育出的民族文化,既有贯古通今、遍及全国的共性,又有时代、地域和民族的特点,凸显出契丹社会多元汇聚的文化内涵与南北文化再造与升华的特色。而正是这种“华夷同风”的文化风采,印证出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多元一体。契丹建立的辽朝,使草原丝绸之路更加贯通,各国使节和诸多商旅纷至沓来,通过草原丝绸之路,进行了多方面的东西文化交流。

  此次天津博物馆与内蒙古博物院携手,精选一百四十余件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契丹的文物,其中116件(套)来自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内蒙古自治区其他文博单位,28件来自天津博物馆藏传世品,通过契丹之兴、都市印象、文化娱乐、生命遐思等单元,从政治军事、经济生活、文化信仰等诸多方面向公众展示契丹民族在公元10世纪前后由兴起到逐渐发展壮大,直至成为纵横欧亚草原,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过程,领略其创造的辉煌的、独具特色的契丹文明。展出文物包括金银、陶瓷、玻璃、琥珀、玉器、漆木器等多种类型,其中大多来自陈国公主、耶律羽之、吐尔基山三大辽墓的精美出土物,集中代表了契丹族的审美情趣、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墓葬制度等方方面面。

  希望藉由这些精彩的辽代文物,能让天津的观众发现契丹,认识契丹,进而对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演变的进程多一些思考和探析。同时,在继今年天津博物馆成功举办“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和“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之后,观众可以一窥草原丝绸之路的风貌,领略北方草原民族与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辽 绿釉马蹬壶
辽 绿釉马蹬壶
辽 黄釉长颈瓶
辽 黄釉长颈瓶
辽 西京澄泥砚
辽 西京澄泥砚
辽代钱币(重熙通宝、清宁通宝、太康通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乾统元宝、天庆元宝)
辽代钱币(重熙通宝、清宁通宝、太康通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乾统元宝、天庆元宝)
辽 金面具银丝头网
辽 金面具银丝头网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