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博物馆学大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展览】《明清紫砂百壶特展》在常州博物馆开展

发布日期:2014-01-02

  作为常州博物馆隆重推出的跨年特展——“明清紫砂百壶特展”已于2013年12月28日开幕,此次展览由苏州东吴博物馆与常州博物馆共同举办,展期至2014年2月15日。

  陶都宜兴,古称“荆溪”、“阳羡”、“义兴”。南宋时,紫砂器在宜兴诞生,诗文中开始提到“紫泥新品”。紫砂器具从明清至今,为文人墨客所偏爱。明代正德年间,龚春学习金砂寺僧做紫砂壶;嘉靖、万历年间,出现了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大家”。后有明晩期紫砂器成就最大者、一代紫砂宗师——时大彬。大师们在紫砂创作过程中吸收文人情怀,佐以独有的品位与人文亲和力,将中国陶器之美发展到极致。

  人以艺彰,物以文传。紫砂收藏是一种文化,文化讲究传承。苏州东吴博物馆正是秉承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从紫砂器的源头开始收藏,一直沿续至当代紫砂大师的艺术作品。收藏的历代紫砂器具 400余件,以明代和清早期为主。本次展览精选100余件,件件皆为精品,其艺术及收藏价值可谓紫砂中之翘楚,其中明代23件,有赵梁、时鹏、李茂林、时大彬、徐友泉、陈用卿、陈信卿、邵文银、欧正春、惠孟臣、陈正明、闵鲁生等;清早期48件,有陈鸣远、华凤翔、许晋侯、陈文居、徐飞龙、邵旭茂等;清中期23件,有杨彭年、何心舟、邵景南、陈曼生、申锡、吉安等;清晚期有淦成、凌世侯、赵松亭、陈光明。

  本次百壶特展,苏州东吴博物馆与常州博物馆将为参观者提供一个近距离领略明清的紫砂大师们力作的媒介,希望能为研究者和收藏爱好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佐证和辩别力,并为宏扬和传承紫砂艺术的明天,作一点贡献。

(背景资料)

  时鹏,一作时朋,明代嘉靖、隆庆间宜兴制陶名艺人,生卒不详。江苏宜兴人。时大彬父。擅制宜兴砂壶,以古拙见长,与董翰、赵梁、元畅,并称为“四大家”。也有人误以鹏为大彬之子。

  赵梁,明代嘉靖、隆庆间江苏宜兴制陶名艺人。一作赵良。他所制茶壶,多梁式,以古拙朴实见长。据传,砂壶中的提梁式,创制于赵梁。他和董翰、元畅、时鹏并称“四大家”。

  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鹏的儿子。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时大彬制壶技艺全面,在泥料配制、成形技法、器形设计以及属款书法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据后人简要统计,其存世作品,包括见于著述的不过数十件而已。

  徐士衡,字友泉,明代万历宜兴制壶名工。江苏宜兴人,一说江西婺源人,为时大彬高足。擅作仿古铜器壶,手工精细,壶盖与壶口能够密不透风。他所制茶具的长爪兽的形态,亦是仿青铜器的形制,所以特别有古拙味道,非同凡响。紫砂题款喜作真书“友泉”两字,笔法类大彬,字体挺秀有力,谨严工整。

  陈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陈鸣远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扬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勋。

  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生卒不详,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善于配泥,所制茗壶,玉色晶莹,气韵温雅,浑朴玲珑,具天然之趣,艺林视为珍品。杨彭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铭刻、工隶书,追求金石味。他还与当时名人雅士合作在紫砂壶上镌刻书画,技艺成熟,至善尽美。世称“彭年壶”声名极盛,对后世影响颇大。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