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览遴选深圳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67件(套),时代从明清至近现代纵跨数百年之久,不仅反映了这段时期书画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也展现了这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世态风情、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主要介绍明代中后期书法,展出馆藏明代手卷6卷,多为深圳博物馆的一、二级书画精品,其中明代大书家祝允明的草书《晚晴赋》、《荔枝赋》合卷,作于嘉靖元年,用笔清爽,心手两畅,是其晚年草书代表之作,也是深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明代大书画家、艺术鉴赏家董其昌所临写颜真卿的《争座位帖》、《送刘太冲序》合卷,书法隽秀潇洒,气韵十足,透显出当时社会主流的文人气质。董其昌书法博学诸家,集帖学之大成,平淡天真,古朴自然,从古人成法中脱化出来而创出自己的风格,对后世书法影响至深。此卷也印证出董氏宗古出新的艺术成就。
第二部分展示了清代书画的基本面貌,其中王了望、今释和尚的书法很好地展现了明末遗民书风。慎靖郡王胤禧的书法展现了清代皇家书法的魅力。更有清中期书学大家包世臣的书札手卷,多为书信随笔,信手而来,自然清新,是研究包氏书学及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绘画上既有清初四王之一的王原祁的山水扇面,也有郑板桥的水墨竹石。值得一提的是马荃、王璐卿、李因等人的作品,反映了清初女性画家群体的艺术面貌,填补了清代书画史上的一些空白。
第三部分集中介绍岭南书画的特色,如谢兰生、宋湘、招子庸、苏长春、苏六朋、居廉等名家书画作品,反映了清中期以后岭南地区文人书画创作的面貌,是研究岭南书画艺术的珍贵文物。如岭南第一才子宋湘的草书卷《帝京赋》,为草稿之作,流露出作者最为本真的书写情绪和艺术状态,也是宋湘书法中不可所得的精品之作。招子庸的芦蟹图,以灵润的笔墨勾画出活灵活现的螃蟹,堪称一绝。苏长春笔下的人物和山水,皆有漫画式的趣味,以极为简练和抽象的线条表现人物情态,颇为传神,构图上也别具一格,堪称岭南绘画中的奇葩。居廉则更多地参用了西方绘画的艺术技巧,将光感和用色技法揉进传统绘画,为日后岭南画派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四部分展出近现代书画大家、重要学者的精彩作品,展现了近一百余年中国传统书画所经历的演进和革新,发人深思。张大千、溥心畬、王震及徐悲鸿、李可染、郭沫若、商衍鎏等人的精彩作品皆在其列。张大千的荷花为其40年代精品,画幅尺寸可观,用墨淋漓痛快,线条刚劲挺拔,展现了其敦煌摹写归来后的更加成熟的艺术功力。溥心畬先生的山水和人物,笔法精严,有宋元遗韵,不仅在当时画坛与张大千并重南北,对后世的艺术影响亦极深。徐悲鸿的柳鸦图,以中国传统笔墨表现物象的光感和体积感,造型准确生动,开创了中国画写实技巧的新途径。
本次展览是深圳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一方面,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这些艺术珍品,藉此追索古人书画的意境和情趣,提升鉴赏品味和文艺修养;另一方面,让观者以现代审美观念去品评前人书画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精心打造的书画文物大展,可以让市民从中品鉴历史,陶冶情操,感受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