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博物馆学大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五个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圆满结项

发布日期:2021-03-25

3月23日上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的主持下,新疆博物馆五个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结项评审会议顺利召开,结项内容包括纺织品、金属、彩塑。自治区文博院副院长艾尼江·克依木,自治区文博院副院长、研究馆员于志勇,新疆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何嘉和来自敦煌研究院、西北大学、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丝绸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组成的专家评审组以及项目相关地州市博物馆代表参加了会议。

经过三年努力,新疆博物馆先后完成了“新疆博物馆馆藏阿斯塔那出土彩塑保护修复项目(三期)”“于田县博物馆藏出土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新疆五堡、艾斯克霞尔墓地出土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喀什地区博物馆藏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塔城地区博物馆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等五个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的申报、文物本体保护修复、囊匣制作及修复报告编写等工作。五个项目共保护修复文物118件/套,其中纺织品文物67件/套、金属文物31件/套、彩绘泥塑文物20件/套;珍贵文物占比较高,其中一级文物14件/套、二级文物6件/套、三级文物11件/套。

本次项目保护在修复过程融入了保管、展陈一体化的思路,经保护后文物病害得到了有效遏制,文物寿命大大延长,修复成果转化利用为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明显提升。特别是在喀什、于田、塔城、哈密五堡和艾斯克霞尔)的项目中,切实发挥出了“新疆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平台”聚力创新、引领发展、整合资源、人才建设的作用,即以新疆博物馆的保护修复力量和技术为主导、集中全疆各地州博物馆保护修复的人员,统一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实施修复工作。这种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全疆各地州文物保护力量分散、薄弱、不足的问题,更推动了新疆博物馆和全疆各地州博物馆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新疆博物馆历来高度重视文物科技保护工作,依托“纺织品和纸质文物”两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在纺织品、纸质品、彩绘泥塑、金器文物等修复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也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与鼓励。下一步,新疆博物馆将着力在五个项目的成果转化利用上下功夫,不断探索新途径,将项目成果创新运用在陈列展览、流动博物馆、数字互动、研学教育、文创消费等各个领域,让各族群众看得见、听得到、参与得了,真正发挥文化润疆的作用。


新疆博物馆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