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ICOM-China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土司遗珍——四川平武明代土司家族文物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展出

发布日期:2020-12-03

2020年11月27日,深圳博物馆联合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平武报恩寺博物馆举办的“土司遗珍——四川平武明代土司家族文物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3月28日。

随着秦汉以来大一统思想和夷夏观念的形成,如何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成为历代王朝的难题。13世纪起,中央政权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委任当地首领担任土司,世袭而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有效维护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中国土司遗址2015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土司文化由此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土司遗址完整见证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策从唐宋时期的羁縻之治到元明时期土司制度再到清代大规模 “改土归流”的变迁,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多民族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

平武土司的特殊之处,在于由以王、薛两家族为主的客籍汉族担任土司。从南宋末年扬州府兴化县进士王行俭入龙州任判官开始,平武土司开始了长达近八百年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承袭时间最长的汉族土司之一,创造了独特的土司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土司遗存。本次展览分“以享以祀 事亡如存”“金昭玉粹 雍容华美”两个部分,主要展出平武明代土司王玺家族墓与薛继贤夫妇墓出土的精品文物共243件(组),包括石刻、金银、玉石与陶瓷等各类遗物。系统展现了平武明代土司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信仰,由此亦可一窥西南土司文化特色,从而了解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

配合展览,深圳博物馆即将推出一系列教育活动。市民观众可通过“深圳博物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关注活动动向。


深圳博物馆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