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大展来了|探秘南美洲安第斯文明 重庆通道火热开启

发布日期:2020-07-01

 

        端午品粽怀古之际,我们总能在华夏史书里寻到无法忘却的文化记忆。今天重博要和观众们共同追寻的文化记忆,是来自地球的另一边,遥远而神秘的南美洲。今夏,重博以1200平米展厅,带您探秘传说中的“黄金国”,一睹3000年安第斯文明留给我们的辉煌与启示。
 
 
提前探展,媒体会换角看
        为提前给观众们传达展览信息,6月24日,重博举行了媒体见面会。秘鲁共和国驻华大使路易斯·克萨达先生通过线上视频给媒体会发来致辞,重博馆长程武彦先生为媒体记者分享了展览诞生历程和观展理由。
 
媒体视角下的“失落的黄金国”展览
拥有了更直观性的标签词:神秘、震撼
也有了更直接性的推荐语:年度大展、不得不看
还有了更直白性的吸引点:展品好乖,安第斯文创冰淇淋好吃

……

 

 
 
 
 
展览信息,内容包深度看
 
 
 
展览名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世界文明与艺术系列展之
                 失落的黄金国——安第斯文明特展
 
展出时间:2020年6月25日-9月15日
 
展出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楼临展厅A
 
主办单位:重庆市文旅委、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协办单位:
秘鲁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国家博物馆、秘鲁拉斯哈卡斯神殿群博物馆、秘鲁布鲁宁国家考古博物馆、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秘鲁查文国家博物馆、秘鲁莱梅班巴博物馆、秘鲁万查科昌昌遗址博物馆、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拉鲁克博物馆、利马博物馆、佩德罗德奥斯马博物馆协办
 
展品情况:
 157件套出土文物,精选自秘鲁11家考古类博物馆藏品,年代跨度约3000年,多为秘鲁历年重大考古发现的代表性文物,包括陶器、金器、纺织品和木乃伊等。
 
策展思路:
展览选取16世纪大航海大发现时代,流传于欧洲探险家的“黄金国”传说为切入点,以古代文明发展时间序列为主线,逐步揭开南美洲安第斯文明的神秘面纱:从原住民与自然环境、建筑建造与手工技艺、农业生产与生活技能、宗教信仰与社会生活等多种角度对展品进行全方位解读,引领观众感受安第斯文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策展背景:
    南美洲的安第斯文明是世界多元文化中一颗绚烂的明星。2016年中秘建交45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指出,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为贯彻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促进中国和南美洲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我馆特联合国内山西博物院、天津博物馆等多家省级博物馆,展览已先后在山西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馆展出,重庆为国内巡展第三站。这也是首次在国内大规模展出有关安第斯文明的文物展览。
 
图片摄影:Mikkel Larsen
图片摄影:Mikkel Larsen
图片摄影:Mikkel Larsen
图片摄影:Mikkel Larsen
 
观展前,推荐先预习和了解关于“黄金国”的传说、安第斯文明之谜、秘鲁以及中国巡回展之重庆站拥有的独特气质和无法拒绝这个展览的理由等关键点。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曙光初见:探源安第斯文明奇迹
第二单元:众星璀璨:地方文化趋于多样化
第三单元:群雄逐鹿:跨区域政治体系建立
第四单元:命运尽头:走向失落的印加帝国
 
曙光初见——探源安第斯文明奇迹
(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00年)
         秘鲁作为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大约1.5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他们在地球冰河时期从亚洲穿越白令海峡迁徙而来,生活在安第斯山的高原和沿海地区。
         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1500年,这里的土著居民几乎都过上了农耕生活:改良农作物、驯化动物,建造房屋、从事纺织,村落规模越来越大。期间逐渐出现大规模的公共祭祀场所,在公元前2000至前1500年间已出现社会阶级分化,陶器也逐渐发展到安第斯全域。
         公元前1300年进入令人惊叹的“查文文化”时期,这是以古代秘鲁主要宗教中心之一的查文德万塔神庙遗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它与中国的殷商文化等世界上伟大的早期文明并驾齐驱,为安第斯山地区长久以来虚无缥缈的历史提供了有力证明。
 
 
 
 
众星璀璨:地方文化趋于多样化
(约公元前300年-公元600年)
         当查文文化走向衰落,安第斯山地区文化统一局面打破,逐渐形成了多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宛若满天繁星争奇斗艳。特别是在秘鲁北部沿海地区,随着区域政权的复杂化,各部落势力均在积极扩张自己的领土。他们有时互不干涉、资源共享,有时也会发生战争。在查文文化影响下,这里先后出现了帕拉卡斯文化(公元前900年-公元100年)和纳斯卡文化(公元前100年-公元700年)。
         当公元1世纪中华文明处于东汉时期时,一个神秘的族群正在秘鲁北部海岸发展着自己的文明并建立国家,这就是莫切文化(公元100年-800年)。莫切人利用安第斯山的河流修建灌溉水渠获得大量耕地,为获取手工业原材料而建立起了贸易网络,为表达宗教信仰建造了巨大的砖石建筑,制作出工艺独特的陶器,黄金、铜和白银饰品。
 
 
 
 
 
群雄逐鹿:跨区域政治体系建立
(约公元600年-公元1000年)
在公元6世纪晚期,安第斯各区域文化最显著的变化是大面积的人口迁移:秘鲁北部沿海和中部沿海人口密集;南部沿海大部分人口迁移到远离海岸的高山地带。随之而来的是多地陷入多文化和族群势力并存的混乱局面。
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先后有迪亚瓦纳科文化(公元500年-公元1100年)和瓦里文化(公元650年-公元1000年)兴起,传播自己的宗教,发展势力范围,在秘鲁沿海地带影响深远。直到公元10世纪初中华文明已进入宋辽时期,以秘鲁北部的兰巴耶克为据点的西坎人建立起了强大的西坎帝国,生产力发达、技术先进、人口众多,控制了秘鲁沿海的广大地区。
 
 
 
 
命运尽头:走向失落的印加帝国
(约公元1100-1535年)
       随着西坎文化的衰落,秘鲁北部沿海地带的契穆人获得了发展良机,以昌昌为首都,迅速扩张并在沿海一带建立契穆帝国(公元1100年-公元1470年)。
地处安第斯山高原的库斯科地区崛起的印加人,通过战争、联盟、联姻等方式,使政治军事实力猛增,以破竹之势压倒各方势力建立起印加帝国(15世纪前半期-16世纪中期),这是安第斯山地区由原住民建立的最大规模政治体系。此时的中华文明已进入明代。
         印加帝国推行大规模的“国民计划”:以克丘亚语为公共语言,建造农用梯田,普及农耕和畜牧相结合的生产方式等,但随着领土的扩张,如何有效地统治极速发展的帝国成为行政层面的难题。1532年西班牙人来到南美洲时,帝国已经出现了各种问题:望族之争、中央权力对同盟集团和高官的制约和妥协、地方势力的反叛等。印加帝国造就了史无前例的伟业,却在最辉煌的阶段戛然而止,留给世人不尽的感慨和疑惑。
 
 
 
 
配套攻略,带走安第斯

①安第斯文创同步上线
万众期待的安第斯文创与展览同步上线。安第斯元素开发的衍生品,吃的、穿的、戴的、用的,样样齐全。
 

②安第斯学习纸免费领取

为了更好的辅助青少年观展,我馆特为展览开发了多种版本的学习纸。
领取方式:
1.到该展厅门口免费领取(数量有限,领完为止)。
2.线上下载电子版学习纸自行印制(长按下方图片保存,更多版本敬请期待)。
 
 
 
 
 
 
资料提供:策展项目组(管晓锐、郑阳、汪静、李敏)
组稿/编辑:宣传推广部(柯锐、邓丽)
摄影:张殊(除署名图片外)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