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ICOM-China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多彩云端教育服务 点彩公众文化生活 ——河北博物院疫情期间积极开展互联网云教育项目

发布日期:2020-05-15
 
        2020年的春天,因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华儿女齐心打响一场没有硝烟的防控阻击战。在全国人民宅家抗疫的日子里,河北博物院为丰富广大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精心策划并及时推出了“国宝·云约会”“特展·云约会”“民俗·云课堂”“文物·云课堂”等系列互联网云教育项目,通过现代媒体的便捷方式与广大公众“云约”河博。
 
网络开启时空之门  云享国宝文物魅力
       2月4日,在全国各大博物馆闭馆抗疫十天之后,河北博物院在精心策划、认真筹备的基础上,通过河北博物院公众活动在线微信订阅号推出了疫情期间的第一项互联网云教育活动——“国宝·云约会”。
       “国宝·云约会”以互联网为钥匙开启时空穿越之门,以微信为平台拉近了观众与文物的时空距离,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观众们展示了河北博物院13件国家一级文物的亮丽风采。项目精选长信宫灯、刘胜金缕玉衣、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等被观众誉为“国宝”的文物明星,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精选观众感兴趣的文物知识,以大量文物高清图、文物细节图、科普视频等影像资料向观众展示精品文物的魅力。“国宝”文物的璀璨光辉吸引了公众关注的目光,受到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开设多样体验形式  云约赏味特展菁华
        河北博物院春节期间隆重推出《金银曜烁 美熠四方——京冀晋豫陕五省市金银器展》《百年嘉卉——北疆博物院藏植物科学画展》《欧扇千华》等多项各具特色的临时展览,为弥补广大公众受疫情影响不能亲临参观的遗憾,社会教育部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出了“特展·云约会”项目。
        项目通过展览“云介绍”、展品“云赏析”、手工“云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让观众宅在家中就能“云约”展览,一饱眼福。尤其是手工互动环节,不论是步骤清晰、介绍详尽的植物画绘制互动,还是生动有趣的手工扇制作视频展示,都极大地调动起了广大公众的参与兴趣,让公众在有趣的互动中、在亲身体验中更加深入地汲取展览菁华,获得更加丰富的云约体验。
线上传扬节俗文化  云端引领节俗风尚
         疫情宅家期间适逢传统节日,受疫情影响,很多传统节俗都无法按常规进行。为了渲染节日氛围,让公众们在特殊时期仍然能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感染力。河北博物院在二月二、清明节等传统时节到来之际推出“民俗·云课堂”,与公众一起共度节日。
        “民俗·云课堂”分享传统节俗知识,以节俗文化为纽带凝心聚力,坚定大家众志成城、同心协力战胜病疫的信心。特别是在清明节之际,“民俗·云课堂”不仅与公众一起在线玩味传统清明游戏,感受清明节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还与公众一起缅怀革命先烈,并引导公众在特殊时期以特殊的方式纪念先祖,呼吁公众为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程中牺牲的烈士和逝去的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引领了特殊时期云端寄托哀思的节俗新风尚。
 
充分利用媒体技术  音频导赏燕赵历史
        音频以娓娓道来的有声语言传递信息,非常适合用眼过度、生活节奏快的现代人以便捷的方式在工作之余、在闲暇时间聆听而获取资讯。在国内疫情渐缓,全面复工的时期,河北博物院再次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推出常设展览语音“云导览”项目。
        展览“云导览”项目利用H5技术,以移动端PPT的形式,实现音画同步,在展示展厅实景图、文物高清图的同时配合饱含情感的语音讲解,从视听两方面为公众展示河北博物院展出精品文物的动人魅力,以网络导赏的方式架起公众与燕赵历史间的沟通桥梁,使公众在聆听中获得身临其境般的美好体验。
 
网络搭建社教课堂  充实青少年文化生活
        河北博物院常年开设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其中品牌教育项目“快乐学堂”更是圈粉无数。在疫情闭馆期间,为回馈广大公众的喜爱,充实青少年朋友停学期间的文化生活,河北博物院以“快乐学堂”课程内容为基础,进行重新整合编排,推出符合网络教学形式的“文物·云课堂”项目。
        “文物·云课堂”通过互联网在微信平台开设社教课堂,以系列问题调动广大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然后再以文字介绍、图片展示、音频解说、视频演播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为大家答疑解惑,循循引导少年儿童由文物走近历史,在线感悟古人的非凡智慧。
 
积极探索合作模式  多平台直播云游河博
         疫情期间,为更好地利用院藏文化资源,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河北博物院还积极探索合作模式,拓展合作空间,与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移动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易迅无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平台优势,联合推出“云博物馆”公益直播项目。
        “云博物馆”公益直播活动连续5天在中国移动咪咕圈圈、河北博物院官方微博平台推出直播讲解活动,带领广大公众足不出户,云游河博,在河北博物院优秀讲解员的讲述中,在媒体镜头的引领下领略燕赵历史的悠远厚重。
 
        自2月4日以来,河北博物院“云约”系列活动一直陪伴着广大公众度过了一段疫情肆虐的时光。“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在接下来形势日渐好转的岁月里,河北博物院还将继续与公众在线“云约”,以多彩云端教育项目,点彩公众文化生活。

河北博物院   张燕霞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