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博物馆学大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黑龙江省博物馆“每月一星”展出呆萌的小熊猫标本

发布日期:2018-05-30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黑龙江省博物馆以优美的展示环境和良好的艺术氛围为依托,于2018年5月23日推出“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一百零五期——“小熊猫”特展。

  或许,人们对大熊猫的名号早已耳熟能详,但似乎对小熊猫这种动物却不甚了解。其实,小熊猫早在1825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发现并赋予了“熊猫”这个名字,只不过到了44年后,“呆萌界”的“霸主”大熊猫被发现了,小熊猫才“惨遭”降级。

  小熊猫,食肉目,小熊猫属,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通过黑龙江省博物馆所展出的这只雌性小熊猫标本,可观察到它全身披有红褐色粗的长毛,所以,小熊猫又叫“红熊猫”和“火狐”。小熊猫有着圆点状的“眉毛”、宽宽的脸盘以及短短的嘴巴,眼圈为黑褐色,胡须为白色,嘴周围、鼻上部、两颊、眼眉上都有白斑。它们的耳朵是白色的宽三角形,耳背呈黑褐色,耳基部外侧有一簇白色长毛。它们的尾巴上有红褐色、黄白色,或红褐与黑褐色相间的九个环纹,且长度几乎与身长相同。而这只馆藏的标本,身长有38厘米,尾长也有32厘米,正好证实了尾长与身长几乎相等这一特征。

  与大熊猫一样,小熊猫也生活在四川盆地,以竹子为主食,以各种水果、小型昆虫、鸟类或哺乳动物作为配餐。由于它们掌握一系列适合树栖生活的特征,所以那黑色的腹部也成了小熊猫与周围浓密树叶阴影融为一体的“道具”。当小熊猫“下地”被捕食者发现时,便会突然站立起来,张开双臂尽量露出自己“腹黑”的一面,并且尽可能地发出尖叫声。而绝大多数的捕食者,都会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一跳,小熊猫则利用这短暂的一瞬间,窜到树上再次隐蔽起来。

  此次展览中的小熊猫吸引到了许多小朋友前来参观。而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坚实平台,黑龙江省博物馆“每月一星”品牌系列展览不仅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促进了观众与博物馆的了解与互动,更提升了博物馆收藏、展示和开展社会教育的总体水平。

  (黑龙江省博物馆)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