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民俗专家谈“从老物件看常州民俗文化”

发布日期:2018-04-02

  民俗文化的范畴,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居住风水、生老病死等等,对于常州地区的居民来说,这些民俗或多或少地都能透过生活中的一些老物件如拗手(洗衣、洗脚)、升罗(量器)、秤杆(衡器)、农耕水车、簑衣、“骆驼担”(卖小馄饨)、糖粥桶(卖糖粥)等等进行展示和反映。

 

  3月11日下午,江南老房子画家、民俗专家季全保老师做客“常博大讲堂”,讲述老物件的故事,为公众普及那些日趋淡出记忆的民俗风情和生活场景。

 

  季全保老师从传统民俗的分类、老物件与民俗情、生活中的老物件、农耕文化老物件、老物件与老味道、老物件与老手艺、不忘初心记乡愁等七个方面展开介绍。

  民俗它具有社会性、集体性、类型性、模式性、传承性、播布性、广泛性、代表性等特征。生活中那些约定俗成的民俗,就是老百姓自己的民俗文化,也称为草根文化,是一种原生态文化。语言、行为、心意特征是民俗特征传承的三要素。

  民俗的范围包罗万象,包括行业民俗(农耕、鱼牧、林业、商业、交通、手工业、服务业等)、生活民俗(服饰、饮食、居住、行旅、客栈、驿站等)、社群民俗(血缘、家族、祠堂、地缘、同乡、同业、行业、帮会等)、礼仪民俗(生育、婚礼、满月、百日、周岁、寿诞、丧葬、社交等)、教育民俗(幼儿、官学、私塾、公学、尊师、礼仪等)、岁时民俗(传统节庆、四时八节、庙会节场、新兴节庆等)、游艺民俗(民间演唱、唱春宝卷、滩簧小曲、大小说书等)、信仰民俗(民间信仰、宗教信仰、鬼神信仰、周易、占卜、风水等),无不凝结着先辈们的勤劳与智慧。

  季老师全程使用常州话讲述,在介绍老物件时,不时穿插与听众尤其是小学生听众的互动,欢笑满堂。

 

  这些老物件记录着一段段历史,珍藏着一份份记忆,更为年青一代架起一座沟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季全保老师现场语重心长地寄语学生听众,要讲好常州话、普通话和外语,在通往国际舞台的道路上也要不忘乡音,记住乡愁!

  (文/李敏 图/陈丹 郇卫星)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