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尼罗河畔的回响——古埃及文明特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

发布日期:2018-12-21

  2018年12月20日,《尼罗河畔的回响——古埃及文明特展》在广东省博物馆揭开神秘的面纱。共计238件来自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精心甄选的古埃及文物正式亮相。本次展览为大众重现了神秘的古埃及文明,并希望在不同文明之间,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此次展览分为“众神庇佑”“探寻永生”“尼罗河畔”三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古埃及文明。第一部分“众神庇佑”聚焦古埃及人的神灵信仰。古埃及在历史上一直是个信仰多神的国家,沿着尼罗河从南至北,不同地区供奉着不同的神祗,而上至国王、下至百姓的各阶层都虔诚祭拜。不仅有官方建造的大量神庙,用于祭祀国家崇拜的主神,普通人也通过向神庙进献供品来祈神赐福。在“众神庇佑”展区中,体量颇为巨大的狮头人身像(塞克荷迈特女神像)和狮身羊面头像(阿蒙神化身)与众多小型的青铜神像共同营造了古埃及庄严肃穆的信仰世界。

塞克荷迈特女神像

  对于公众而言,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等可谓家喻户晓。此次特展,作为古埃及文明标志性的文物木乃伊、《亡灵书》以及小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都将首次降临广州。在展览第二部分“探寻永生”中,丰富的文物与场景还原设计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古埃及人独特的丧葬习俗。古埃及人不畏死亡,因为他们相信还有来世,死亡不过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于是他们精心地打造墓室、保存好逝者的躯体、准备各种陪葬品,以期帮助逝者顺利通过层层障碍,安然前往他们心目中的永恒世界——“芦苇之野”。本次展览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彩绘丰富的人形棺、保存完好的木乃伊以及众多独具趣味的葬礼用品,还为观众呈现了一组完整而清晰的古埃及墓室壁画。

《亡灵书》局部

  目前所发现的古埃及文物多与丧葬、宗教相关,使得人们往往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古埃及人完全沉浸于来世和神灵世界。实际上,古埃及人非常热爱生活,这便是展览第三部分“尼罗河畔”着重呈现给观众的画面。从农业耕作到“金字塔”式的社会阶层,从日常用具到对独特审美的追求,本次展览的特别之处,是有意识地为观众构建一个立体且鲜活的古埃及文明,观众可以欣赏到古埃及人的头枕、凉鞋,还可欣赏到他们精美的饰品及服饰。

书吏的头枕

  此次特展的全部展品均来自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作为埃及本土之外,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收藏机构,都灵埃及博物馆以藏品数量巨大和品类丰富多样而著称。此次展览,是近距离接触这些珍贵古埃及文物的难得机会。

  广东省博物馆近年来持续策划、引进高水平的世界文明系列展览,此次与国内兄弟馆联合引进的古埃及文明特展,正体现了广东省博物馆一贯秉持的博物馆宗旨和文化互鉴理念,以及将多元、丰富的域外文明奉献给国内观众的用心。

  展览从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3月20日,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广大观众将在广东省博物馆感受到曾经辉煌、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展览期间,广东省博物馆还将提供多期学术讲座以及观众互动活动。

埃及展学术讲座

  1. 由埃及艺术看宗教信仰

  主讲人:蒲慕州教授

  时间:1月12日(周六)下午14:30

  地点:学术报告厅

  2. 古埃及人如何“艺术”他们的生活

  主讲人:黄咨玄教授

  时间:1月26日(周六)上午10:00

  地点:学术报告厅

  3. 《亡灵书》与古埃及人的来世信仰

  主讲人:颜海英教授

  时间:3月2日(周六)下午14:30

  地点:学术报告厅

(广东省博物馆)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