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博物馆学大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无锡博物院“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讲座回顾

发布日期:2017-08-05

  本期讲座由无锡博物院主要负责人刘宝山博士主讲,带领大家以考古视野,探寻丝绸传说。

 

  考古发掘告诉我们,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悠久。

  丝绸之路正是这样一条沟通古代世界的国际大通道。

草原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这也是草原丝绸之路形成的基础条件。草原丝绸之路还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
草原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这也是草原丝绸之路形成的基础条件。草原丝绸之路还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

玉石之路是早期沟通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以新疆和田为中心,向东西两翼运出和田玉,沿河西走廊或北部大草原向东渐进到达中原地区。有着6000多年的历史,为后续的丝绸之路开辟了道路。

  “丝绸之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它的形成,经历数代人的经营与维系。大量文献和考古材料证明,距今4000年左右,东、西方文化就有了最初的有规模的交流。汉王朝动用了整个国家的力量打通、维护丝绸之路,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这种交流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呈现出空前的活跃和繁荣。宋以后,虽一部分为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但陆上丝路的延续形成了甘肃多民族多元化的丝绸之路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①北线由长安/洛阳,沿渭河至虢县(今宝鸡),过汧县(今陇县),越六盘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厉河,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较短,沿途供给条件差,是早期的路线。 ②南线由长安/洛阳,沿渭河过陇关、上邽(今天水)、狄道(今临洮)、枹罕(今临夏),由永靖渡黄河,穿西宁,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张掖。 ③中线与南线在上邽分道,过陇山,至金城郡(今兰州),渡黄河,溯庄浪河,翻乌鞘岭至姑臧。南线补给条件虽好,但绕道较长,因此中线后来成为主要干线。
①北线由长安/洛阳,沿渭河至虢县(今宝鸡),过汧县(今陇县),越六盘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厉河,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较短,沿途供给条件差,是早期的路线。 ②南线由长安/洛阳,沿渭河过陇关、上邽(今天水)、狄道(今临洮)、枹罕(今临夏),由永靖渡黄河,穿西宁,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张掖。 ③中线与南线在上邽分道,过陇山,至金城郡(今兰州),渡黄河,溯庄浪河,翻乌鞘岭至姑臧。南线补给条件虽好,但绕道较长,因此中线后来成为主要干线。

  刘宝山院长结合此次展出的150件文物展品及自身的考察考古经历,细述发生在丝路之上的“你来我往”。

  除了丝绸以外,造纸、印刷、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东方文明的西传,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自西向东传入中国的,包括:

  佛教文化

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出土的金铜造像,如陕西三原出土、现藏日木根津美术馆的3、4世纪的金铜弥勒菩萨立像,基本保存了西方犍陀罗站立弥勒菩萨像的影响
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出土的金铜造像,如陕西三原出土、现藏日木根津美术馆的3、4世纪的金铜弥勒菩萨立像,基本保存了西方犍陀罗站立弥勒菩萨像的影响

  佛教文化自西向东传入中国,甘肃是最早输入的地区之一,也是在这里开始了它的中国化过程。十六国以来,历代竞相兴寺建塔,开窟造像。

  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举世闻名的莫高窟、麦积山等石窟寺和精美的佛教遗物都是丝绸之路上文化艺术繁盛的见证。

 
  考古工作还整理出沿途出土的大量贵霜国散落的金币、波斯发明的蜻蜓眼琉璃珠、见证强大吐蕃王朝的金饰……..可见当年丝路的繁盛!

 

  正如刘院感慨的,如今世界广泛的交流对话,已经不需要通过人工开凿冰阶,翻山越岭,这样艰难的方式来实现。

 

  如今,丝绸之路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意义!

  而这新时代的丝路辉煌与繁盛,需要各方且行且珍惜。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