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ICOM-China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环环相扣 运筹帷幄——杨文英副馆长畅谈策展经验

发布日期:2017-05-31

   受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托,广州博物馆邀请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杨文英女士作为展览业务培训课程第四讲特邀嘉宾,于2017年5月23日上午,在广州博物馆报告厅为广州文博同行带来题为《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与创新》的精彩讲座。

  杨馆多年来致力于陈列展览策划与研究,近年来分管首都博物馆的展陈工作,带领首博不断突破、屡创佳绩。其主持策划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日内瓦:时光之芯——瑞士钟表文化之源》、《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等展览连续获得“全国十大精品陈列”殊荣。

  杨馆指出,展览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单纯的内容策划与陈列设计之叠加,博物馆推出的任何一项展览,大至体现本馆性质的基本陈列,小至题材多样的临时展览,从选题策划、创意构思到最终呈现都是一个团队合作下精益求精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策展团队必须统筹把握立项洽谈、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展览施工、文物调配、保险运输、展览宣传、出版印刷、社会教育、文创开发等一系列工作。而这一系列工作,亦应有其符合博物馆功能的运作程序:其中,展览选题、文物选定应先于所有环节放在策展工作的最开始。这些年,由于我国博物馆运作模式及财政支持政策等客观原因,各博物馆策展工作均曾出现经费计划制定先于展览选题的情况。此种情况有悖于符合博物馆功能需求的策展运作程序,会对策展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关于如何统筹把握策展工作的问题,杨馆通过对三个成功临展案例的分析,为现场同行进行解答。《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是在藏品研究尚较薄弱的情况下筹划的展览。对于这类展览,如何发掘藏品与展览地之间的文化联系,如何在文物研究较浅的情况下用最合适的视角与内容线索串连展品,是策展团队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杨馆指出,展览主题是展览的“灵魂”,拟定主题必须摆脱桎梏、跳脱出来,而陈列设计则应思考如何让主题突出、让文物说话,并使得结尾与主题得到呼应。《呦呦鹿鸣》巧妙地选取西周礼仪文化为展览主线,并以诗经相关内容作为辅线,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成功地规避了展品可观性不强、研究不深入等弱点。

  相比之下,同属考古成果类展览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在文物研究上有40年的积淀,信息量庞大,提炼组织更考功力。杨馆分享心得,认为通过陈列思路的创新、前言写法的改革以及陈列设计与多媒体互动等配合,此展才得以在研究成果丰富、同类展览多次举办的情况下取得突破。

  《日内瓦:时光之芯——瑞士钟表文化之源》是首都博物馆2015年推出的国际交流合作大展。在这一案例的分析中,杨馆强调了文本翻译在跨国展览中的关键性,更指出了陈列设计在策展团队里的重要地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展览从选题、洽谈开始便考验策展团队的能力,优秀的内容提炼必须经过多次修正,文本翻译亦应有其“灵魂”所在,而形式设计关乎陈列内容的最终呈现,故从小小展托到大型装置,都决定着展览的成败!

  (广州博物馆 宋哲文)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