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古风神韵——走进神秘的萨满世界”展览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

发布日期:2017-04-27

   吉林,与广西相隔千里,独具风情的白山黑水孕育了截然不同的地域文化。4月25日,由吉林省博物院、广西民族博物馆主办的“古风神韵——走进神秘的萨满世界”展览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向大家呈现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萨满世界。


  萨满文化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东北亚、北美、北欧等地区,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原始信仰。吉林省作为萨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至今仍保留着较完整的萨满器物和活态萨满祭祀仪式。本次展览从萨满信仰、祭祀文化、医术、氏族神偶、面具等多种角度,展示了古老的萨满文化在黑土地上徜徉千年的文明积淀。

  古老神秘的萨满信仰

  萨满信仰始于原始社会氏族制时代,直到今天在某些地区仍能看到。“萨满”一词源自通古斯语,为“知晓”、“晓彻”之意,即最能通达知晓神意者,被称为神与人的中介者,是萨满文化的重要代表者和传承者。萨满信仰的内容主要是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及与之相应的祭祀活动仪式。它保留了相当完整和形象生动的自然崇拜特点。

 

  满族萨满绿色松江柳叶大神神服。萨满服饰是萨满举行祭祀的必备服饰,包括神帽、神裙、胸襟、腰带以及各种灵佩。各部分的图案、形状与佩饰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繁缛复杂的祭祀文化

  祭祀文化是萨满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可分为家祭和野祭两种。

  由萨满主持,包括祭祖、修谱、医病、驱灾、祈福、占卜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北方地域特色。

 

  女萨满表现雪神尼莫妈妈向人间撒瑞雪。

  充满魔幻的医术

  在古老神秘的萨满文化中,萨满是氏族最早的医生,其诊病治病的方法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其中有许多愚昧落后的内容和伪科学的一面,但也有一些实用有效的内容。在萨满治病的过程中,巫术与医术杂糅,呈现出复杂的面貌。

 

  满族萨满治精神病神偶(女性),通高20厘米,宽9.5厘米,厚3.2厘米,主治心胸狭窄、癔病等精神病,以女性为主,兼治男性。

  独具特色的氏族神偶

  神偶是原始宗教崇拜中被神化而具有超凡力量的崇拜偶像,被认为具有洞察秋毫、祛病除邪、卜测除灾的功能,是保护族人的真神。

  有兽形、鸟形、虫形、拟人形、半人半兽形、人形等多种形式,可用草木、金石、皮骨、布帛等材料制作或绘制。

  满族的神偶崇拜,是萨满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萨满祭祀活动的一部分。

 

  满族夫妻神偶。

  通神娱人的面具

  萨满面具包括萨满举行神事活动时佩戴的法器面具、各族民众敬祭的供奉面具、为死者佩戴的丧葬面具、满族跳玛虎戏佩戴的玛虎面具等。在清朝,宫廷和民间已广为流传着玛虎戏,“玛虎”为满语,即假面舞,或称面具舞。

  早年,面具多用草枇、兽革、龟盖、贝壳制成,近世多用高丽纸、桦树皮制成,再刻绘人、鸟、鬼怪脸面形象,或慈祥,或狰狞,千姿百态。

 

  满族追魂面具,鼻高突出,眉凸,小耳。追魂面具一般有二种情况使用:一是帮有病的人追魂;二是善良的人与恶魔斗争。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