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浙江省博物馆推出“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选萃展”

发布日期:2017-04-14

   4月12日,“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选萃展”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汉传佛教造像藏友会”会员收藏的古代汉传佛教造像近120件(组),将主要的佛造像分门别类地加以展陈介绍,让社会公众通过展览对汉传佛教造像有所了解。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造像是佛教思想传播的重要载体,推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在汉地传播的初期,不辨就里的中国百姓将佛像与鬼神混祀。佛教戒律《僧祗戒心》的翻译传播,才使佛教造像被人们分门别类地塑造出来。随后开窟造像,为佛建寺造庙、分宗立派,甚至老百姓也是“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造像进入了千家万户,佛教仪轨已深入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的生活层面,佛教在意识形态领域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形成鼎立之势。元代以后,由于统治的需要,藏传佛教更受到皇室的重视,汉传佛教造像呈现出汉风藏韵的时代特色。加之民俗的融入,佛教造像的形象已远多于佛教的缘起之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民间收藏日益兴盛,佛教造像也成为重要的收藏种类。随着收藏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只有汉传佛造像才能反映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于是,汉传佛像收藏热在民间悄然兴起。为此次展览提供展品的“汉传佛教造像藏友会”就是一些热心于汉传佛像收藏的人士自发组织形成的。

 

  该展是浙江省博物馆推出的第17个“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系列特展”,以期通过展览推动民间佛教造像的收藏和研究步入“八正道”。展览将展至6月25日,欢迎观众走进展厅,共沐汉传佛教造像的吉祥佛光。

(浙江省博物馆 文:胡慧媚 图:朱慧娣)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