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海帆流彩万里风——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艺术品展”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

发布日期:2018-07-31

  

  7月25日,由中国港口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广州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海帆流彩万里风——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艺术品展”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这也是该展继上海、广州之后三地联展的最后一站,展览将持续至9月20日。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至唐宋元时期趋于成熟和繁荣,明清时期则臻于鼎盛。17世纪晚期,清政府开海贸易,设立粤、闽、浙、江四海关;18世纪中期又规定仅开放广州一港与西方各国交易;19世纪中期,上海、宁波等地开埠,中国的艺术品生产基地逐渐由广州扩展到上海、宁波等城市,三个港口城市在中外贸易、促进多元文化及艺术交流过程中,各自都做出过精彩的贡献。本次展览集结三个港口城市的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广州博物馆藏品与研究的优势,荟集三馆精美外销画、外销扇、瓷器、牙雕、银器、漆器等外销艺术品160余件(套),展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流光溢彩,为观众带来文化和艺术的双重体验。


  这次展览不仅是十八、十九世纪外销艺术品的文物盛宴,亦是对“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侧写。中国港口博物馆馆藏的19世纪戏曲人物纹银瓶是晚清至民国时期香港最大的银器经销商宏兴银楼的产品,银瓶饰有中国古代戏曲人物图案和西方家族徽章纹,纹饰精美,是外销银器中的精品。 广州博物馆馆藏的清乾隆广彩东印度公司船舶纹大碗,外壁所绘为典型东印度公司商船,船体宽大载货多,多重桅杆增进航速。17世纪欧洲各国在皇室或政府的支持下纷纷成立专门从事亚洲贸易的东印度公司,并于18世纪初纷纷在广州设立商馆,从这里将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及手工艺等产品源源不断贩至欧洲。


  中国港口博物馆自2014年开馆以来,努力挖掘港口历史,传承港口文化,传播海洋文明,精心搭建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交流平台。此次与中国航海博物馆、广州博物馆联合办展,是三地创新合作模式,整合资源,共同传播“海丝文化”的一次重要实践。为满足观众不同层次的需要,中国港口博物馆还为此次展览开发了10余款专题文创纪念品,安排了专家讲座、青少年社教等丰富的公众活动。

  (中国港口博物馆)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