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红河彝族刺绣亮相红博

发布日期:2017-03-22

   阳春三月,红河大地一片生机,一批红河州本土的彝族刺绣品悄然登录红河州博物馆一楼休闲厅,为春天里的博物馆带来了春的清新气息和绚丽的色彩。这就是来自于景韵民族文化公司创立的“景韵”系列之——“马樱花开”系列刺绣品。


  红河州少数民族众多,彝族支系甚多。各民族刺绣工艺独放异彩,具有悠久的历史。云南出土的青铜器,在衣服上即有刺绣花纹痕迹。明清时期,刺绣已在彝族妇女中较为盛行,刺绣质料增加,画意和图案色彩更加丰富。


  红河州彝族女子擅长刺绣,能针绣各种花纹图案,在绩麻、纺线、织布的基础上飞针走线、挑花绣朵。妇女为了制作自己精美的服饰,从小就学习刺绣。以领口、襟边、围腰、袖口、腰带、裤带、裤角、手巾、头巾角及襁褓、色尖花布鞋、小儿帽等的刺绣最为精美。图案多姿多彩,多数为生活中常见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彝族图腾、文字等,色彩鲜艳夺目,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彝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和人文习俗,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景韵民族文化公司创立了“景韵”系列之——“马樱花开”,旨在让祖辈传承的刺绣技艺在“景韵”盛放。

 

  亮相红博的这批色彩斑斓的彝族刺绣既有手工绣制的作品,也有机绣的作品,绣品中透出彝族刺绣与现代创意的融合,既时尚,又有民族特色。一楼休闲厅是红河州博物馆展示和销售民族手工艺品的平台,欢迎观众朋友们欣赏和选购。

(红河州博物馆 何松涛)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