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青岛市博物馆2017年重点展览计划宣传

发布日期:2017-03-11

   1、诉佳人:馆藏明清女性文物展

  2017年3月—6月

  从古至今,女性以自己的风姿与才情妩媚着这个世界。她们是家园的守护天使,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是艺术家的缪斯……佳人旖旎而来,如诗如画、如歌如诉,在历史的星空里留下了永恒的倩影。春暖花开,莺歌燕舞。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季与妇女节,我们从馆藏中甄选出明清时期与女性相关的文物珍品62件,包括仕女题材艺术、女性绘画与服饰,敬请您与我们一起共同品读那时的“她”。

  2、天地精灵 璀璨江汉:武汉博物馆藏玉器精品展

  2017年4月—6月

  中华民族以“爱玉”和“尊玉”著称于世,玉石文化在中国绵延8000多年,玉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与社会政治、礼仪、宗教、审美等广泛联系,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石。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普及玉文化知识,我馆与武汉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天地精灵 璀璨江汉:武汉博物馆藏玉器精品展》将于2017年4月中旬与观众见面。

  本次展出的100余件精美玉器,上迄远古,下至明清,种类丰富,品质上乘。展览由“天地圣灵:礼仪用玉”、“巧夺天工:陈设玉器”、“温润秀美:玉佩饰”三个部分组成,以丰富的玉材和形态万姿的造型,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玉文化的时代特征。我们期待届时与您在我馆共赏玉之细腻、幽雅与含蓄之美。

  3、十指春风绣乾坤:山东博物馆藏鲁绣精品展

  2017年4月—6月

  绵远悠长的齐鲁文化赋予了鲁绣浓郁悠远的地域性和深厚的人文内涵。承载着二千年传统文化积淀和艺术底蕴的鲁绣,2008年被列入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展览展献给观众的,是从山东博物馆收藏的鲁绣藏品中撷取的珍贵精品。分人物绣精品、动物绣精品、风景绣精品、书法绣精品;绣匠们以针代笔,以线为色,将画与绣融于一体,灵活运用各种针法技巧,创作出诸多妙绣精品。希望观众在领略鲁绣风韵的同时,能品味出齐鲁文化的悠远深博。

  4、妙境梵音:青海藏传佛教艺术展

  2017年6月—8月

  在那遥远而美丽的地方,有淳朴的民风,迷人的青海湖,动人的“花儿”,雄伟的塔尔寺。这里地处青藏高原,是三江的源头,这里汇聚了许多的民族,有不同的信仰,在不断地融合中形成独特的高原文化。青海的藏传佛教就是在这里发展演变的独具特色的佛教流派。这里的人们将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到宗教文化中,产生了最大的嘛尼堆,黄教圣地,独具特色的高原酥油塑造艺术品。

  本展来自青海省博物馆,从书刻经典、铸刻雕塑、锦绣织艺、彩绘佛画以及乐舞法供五大部分,展品中众多精美的铜佛造像和华丽的唐卡将为您展现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博大与精妙。

  5、盈尺妙笔:馆藏明清书画册页展

  2017年7月—11月

  册页起源于唐代,为解决长卷翻看不便及散页保藏不便,受书籍装帧影响而产生的一种书画装裱形式。因画身不大,亦称“小品”,又称册叶、叶册,由一张张对折的硬纸板组成,可以左右或上下翻阅。

  册页作为一种书画小品,其尺幅不大,易于创作,且多为精品。唐宋以来,各代的书画集藏者,将一些零散的单件或手札、团扇、折扇类书画小品分门别类地集中改装成册页,因而使明清以前许多小幅传世佳作得以保留至今。自明朝以后,册页开始成为时尚,多是预先装裱成册,之后再行书画创作。册页无论是欣赏、携带还是保藏都比较方便,深受书画家和收藏家的喜爱而盛行至今。

  我馆此次推出的馆藏明清书画册页展,是“寻源问道”馆藏书画系列展的第九个专题展。涵盖了倪元璐、高凤翰、金农、张士保等明清诸多名家的花鸟、山水、人物等传统题材的小品佳作,观众可“以小见大”,领略到明清画家造诣高超的“大手笔”。

  6、岁时佳兴:中国古典季节美学展

  2017年9月—2018年1月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短短廿八文字,载录着大自然的寒来暑往,四时变幻。“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四季分明,适于耕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美源于自然,最初指导农事的岁时节气,随时光流转,亦幻化出“物感心动”的人文情怀。《岁时佳兴:中国古典季节美学展》将以“春、夏、秋、冬”四个版块的馆藏文物展示,与君共赏古代文人艺士所玩味的四时风貌,共悟“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思想。

  7、翰墨真态:馆藏近现代书法(行草)展

  2017年12月—2018年4月

  近现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时期。社会的巨变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在文化思想上的解放和文艺上的发展,在书法领域则呈现出随着时事多变,思想活跃,学人多不规矩于波磔界格。行书因书写便宜,应用广泛,资质优雅,抒情达意,世人多好,清代所兴的碑学也难违拗。故书家多长于行书,广纳篆隶、碑版笔势于行草当中,体式为之一变。以质为妍,以势为法,取碑帖之长,一炉共冶,诸家风格标新立异。因此行草书能继明末之后再发异彩。

  早期书家代表有杨守敬、吴昌硕、陆润庠、康有为等,既推动碑学的高度发展,同时令馆阁体也走向顶峰。其后的于右任、郑孝胥、曾熙、叶恭绰、谢无量,皆为成就杰出的书法大家。本展即是我馆收藏的包括以上诸位大家作品的近现代行书作品精选,供参观者一睹当时行书艺术之风貌,管窥时代之变迁。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