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海纳百川——徐建融教授谈“海派绘画”

发布日期:2017-03-08

   海派,又称为“海上画派”,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产生于清末民初。当时上海作为开埠通商口岸之一,风气开放,经济发达,吸引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画家云集发展。他们顺势而为,勇于求变,对传统中国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作品既秉承传统,又接近现实生活,涌现出了“沪上三熊”“海派四杰”等声名卓著的画家。

 

  为更好地认识和解读海派绘画,2月26日,常博大讲堂特邀请上海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建融先生前来讲课。徐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书画鉴定家、书画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曾先后师从于王伯敏先生、谢稚柳先生和陈佩秋先生,工诗文,擅画山水、花鸟,身体力行中国绘画的唐宋传统,是当代海派书画的重要引航者。他长期从事美术史论研究、书画鉴定和美术教育工作,成就卓著,出版有《中国绘画》《毗卢精舍集》《徐建融山水花鸟图册》等专著和画集100余部。

 

  徐教授话语生动,胸怀丘壑,对画家流派、作品风格如数家珍,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娓娓道来,令人心生敬意。通过讲座,我们对海派绘画的形成、特色、1920年后新的特色以及其对全国产生的影响有了清晰的了解:20世纪初,赵之谦、虚谷、任伯年、蒲华、吴昌硕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海派画家,以雅俗共赏的题材内容和笔墨技法,开创了中国画商品化的最佳形式。这一画风不仅在上海的十里洋场上蓬蓬勃勃地持续展开,而且弥漫全国,包括齐白石等,无不受其影响。作品因形象亮丽、题材吉祥、画面繁密、颜色漂亮等特点深受普通民众喜爱。20世纪20年代以后,海派绘画进入到多元纷呈的第二阶段,除晚清海派画风的惯性发展之外,还有以张大千、谢稚柳为代表的古典派的严谨画风,以三吴一冯为代表的正统派的温驯画风,以黄宾虹、钱瘦铁为代表的野逸派的粗放画风,以陶冷月等为代表的中西融合的写实画风,以刘海粟、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的现代画风等等,出现风格各异的不同派别。但除中西融合写实派外,其余派别的最高成就均出现在上海,海派理所当然地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画派。

 

  讲座的最后,部分藏家就市场上书画的行情、画家的成就论定等疑问与徐教授进行了切磋交流,并一一得到圆满解答。

  (常州博物馆 文/李敏 图/陈丹)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