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扬之水无锡博物院《文物与文学》讲座精彩回顾

发布日期:2016-10-10

   10月7日下午,无锡博物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扬之水先生,作题为《文物与文学——以无锡博物院藏金银器为例》精彩讲座。

  首饰,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制作者,也不论是女人还是男人,都有这种爱好的性情。扬老师说得对,一生爱“美好”是人的天性。讲座围绕20世纪70年代下半叶无锡华复城夫妇墓、黄钺家族墓中出土的金银首饰展开,与明代各文学作品中的描述互相应衬,听起来回味无穷。

  明代最流行的䯼髻,频频出现在明代话本小说中,金丝和银丝都有。 黄钺妻顾氏的一枝诗铭簪,上刻有 “折梅逢驛使,寄与隴頭人”,更錾一枝梅花来表达诗意。

  黄应明墓出土的金银饰物很多,簪子的样式男女有不同,黄氏的两枝正好分出男女之别,男子的簪首与簪脚的相接处却是拱起一个小弯。

  扬之水老师特别注意文物与小说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相互印证关系,她旁征博引,引用《金瓶梅》《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中对首饰器物的描述,结合古代民间、宫廷绘画作品对这些器物的描绘,为在场观众揭开这些古代器物的神秘面纱。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