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妙手削轻筠——白士风白雪飞父女留青竹刻艺术展”

发布日期:2018-06-04

  

  2018年6月9日为我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工艺,常州博物馆于2018年6月9日在三楼现代艺术馆推出“妙手削轻筠——白士风白雪飞父女留青竹刻艺术展”。本次展览由常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版权)局、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州博物馆主办,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常州市博物馆学会、白氏留青竹刻博物馆、晋陵白氏宗祠、东方翰缘文化艺术中心共同协办。展期至10月8日。

  自古以来,以竹为基材进行的艺术创作盛行不衰。国人利用竹材雕刻,肇始于唐代,而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则发端于明代。初具规模的明代竹刻发展至清代的几百年中,雕刻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产生了深雕、透雕、圆雕、阴刻、留青等形式。近现代以来,留青竹刻成长迅速,成为竹刻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留青竹刻通过对薄如蝉翼的竹青进行刻画,明晦浓淡、因景而施,以表现书法神韵及千态万物。

  常州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传承了明代杰出竹刻家张希黄一脉,近几十年能被海内外公认为开宗立派的竹刻大家都诞生在常州。著名鉴赏家王世襄先生在其编著的《竹刻》一书中介绍了五位全国顶尖竹刻艺术家,其中四位来自常州。在秉承传统竹刻技法,兼收多类艺术精华的基础之上,常州竹人精进技艺、推陈出新,促使常州竹刻不断发展,奠定了全国留青竹刻的中心地位。作为独具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常州留青竹刻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加大了保护力度。2007年常州留青竹刻入选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常州留青竹刻更位列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成为常州唯一入选该目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妙手削轻筠——白士风白雪飞父女留青竹刻艺术展”共遴选常州现当代留青竹刻大师白士风先生及其女儿白雪飞的竹刻精品47件(套),包括郑板桥《竹子》挂屏、牡丹寿带图台屏、兰竹芳香大插屏、山水镇纸、一帆风顺笔筒等竹刻精品。这些精妙绝伦的作品用刀错落犀利、刻画细腻传神,展现了常州竹刻艺术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和精湛高超的雕刻技法,具有颇高的观赏性和珍藏价值。

  精彩展品:

 ▲白士风 牡丹寿带图台屏

  ▲白雪飞 兰竹芳香大插屏

  ▲白雪飞 一帆风顺笔筒

  (常州博物馆)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