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暑期活动——“非遗周周学”之“左手右手变戏法”

发布日期:2016-08-18

 

  8月13日,是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非遗周周学”的第五期活动-——“左手右手变戏法”,由南京市级非遗传承人孙光辉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抖空竹”课程。



  “空竹”在我国古称“空筝”,江南地区称“扯铃”、“嗡”等,是一种民间特有的音响玩具。由民间游戏“陀螺”演变而来,融技巧性、娱乐性、观赏性等为一体,是南京地区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民俗游艺活动。抖空竹活动具有良好的娱乐观赏价值,在表演时与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伴奏音乐融为一体,更增添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清代以来,它作为南京传统民俗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会历史空间中的重要组成元素。空竹制作技艺又是南京传统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材质优良、制作精美的空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鉴赏收藏价值。孙光辉老师一家三代在南京地区制作空竹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在上课的2个小时中,他向大家介绍了空竹的历史,并手把手教会现场的每一个孩子,有些家长也一起学会了抖空竹。这期“非遗周周学”公益活动让孩子们与家长共同感受了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得到一致好评!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 刘媛之、施慧、李昕)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