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ICOM-China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篆刻名家何震作品将亮相无锡博物院《云心石面——明清文人篆刻特展》

发布日期:2016-07-27

   明代中晚期的江南,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繁荣程度居全国之最。物质文化蓬勃发展,陶瓷、漆器、玉器、铜器等精美的手工艺品大量涌现,别具一格的“明式家具”也由此产生,作为综合艺术的“明清园林”更就此发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匠人的辛勤劳作。江南巧匠人才辈出,如宜兴紫砂艺术宗匠时大彬、身怀治玉绝技的陆子刚、大璞不斫的竹刻大师濮仲谦、孜孜于书篆治印的一介布衣何震……

  在众多的能工巧匠之中,尤以布衣出身,最后却成为一代名家、印坛“雪渔派”开山祖师爷——何震的传奇一生最为令人动容。

  何震(1535—1604)字主臣,一字长卿,号雪渔。徽州婺源人(一作休宁),久寓南京,是明代中叶成就很高的篆刻家。文彭在南京时与他的交谊密切,情同师友,两人更是掀起了篆刻流风变革的巨大浪潮。何震篆刻能名扬天下,还得仰仗一位精通印艺,时任兵部左侍郎的大僚——汪道昆,经他提携,何震游艺于士大夫,风生水起。后来利用汪氏在戍守边关军中的人脉资源,极力推介何震至边防部队,结交了不少将官,从大将军到士兵,都以得到一方他的印为荣,名利双收,蜚声四海。万历间杨士修曾称:“古印推秦汉,今印推文何”,已将何震推崇到与文彭并驾齐驱的地位。何震与秦汉印章在明末皆被视为典范,成为印坛时尚。清初周亮工说:“自何主臣继文国博起,而印章一道遂归黄山(徽州)。” 何震的篆刻创作高产、高质,面目多样,上达公卿大将,下至商贾贩夫,无人不晓其印章,殁后更是“片石与金同价”,成为晚明最具影响力的职业印人。如果说是文彭开启了明清流派篆刻之门,那何震是第一个集大成者。

  何震名头虽大,但传世作品和印谱却极少,真假难辨,关于他的第一手资料缺乏。而无锡博物院有幸收藏了四方出土于万历纪年顾林墓的何震所刻印章。顾氏为无锡望族,何震和顾林两人的生活时间和地点有交集,且顾林本人也有收藏印章之癖,故已确认该四方印刻者为何震,且已被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而此四方印章即将在今年10月29日的《云心石面——明清文人篆刻特展》上与大家见面。

此印文加田字格,是拟秦、汉初的风格
此印文加田字格,是拟秦、汉初的风格
文字线条细长,并加方框,吸取了玉印特征,此印和《中国历代印风系列•明代印风卷》所收梁袠所刻“何长卿”印蜕极为神似
文字线条细长,并加方框,吸取了玉印特征,此印和《中国历代印风系列•明代印风卷》所收梁袠所刻“何长卿”印蜕极为神似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