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寻觅,那一抹蓝——烟台市博物馆藏金属胎珐琅器展”即将在青岛市博物馆开展

发布日期:2018-04-20

  “寻觅,那一抹蓝——烟台市博物馆藏金属胎珐琅器展”将于2018年4月21日在青岛市博物馆一楼北展厅正式与观众见面。此展览由青岛市博物馆和烟台市博物馆共同举办,展期至6月18日结束。

  珐琅器起源于阿拉伯,又称“佛郎”、“法蓝”,是由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金属胎珐琅器,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制品,以华丽的色彩、吉祥的纹饰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珐琅器的制作工艺自元代传入中国后,便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4世纪末中国的珐琅技艺日趋成熟,15世纪中期明代景泰年间的制品尤为著称,故有景泰蓝之称。至清代乾隆年间,珐琅器的发展更是到达了顶峰。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烟台博物馆藏的86件珐琅器,主要为金属胎掐丝珐琅和画珐琅,尤以掐丝珐琅居多,时代横跨明、清至近代,较为清晰地反映出珐琅工艺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的脉络。这批珐琅器造型变化多姿、纹饰精密繁复,展现了明清至近代中国金属胎珐琅器艺术和工艺的发展。

  重点展品:

  金胎画珐琅双耳杯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狮首耳盏式三足炉 明

  铜胎掐丝珐琅蝉纹狮钮炉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兽面纹四象方尊 清

  (青岛市博物馆)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