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温州博物馆“传统读书法”吟诵课程 声音密码中的古典文学

发布日期:2016-07-08

   7—12月,温州博物馆推出“中国传统读书法吟诵”系列课程,特邀温州市文联创研室副主任,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温州市吟诵学会副会长陈胜武授课。

  “中国传统读书法吟诵”课以追寻被遗忘的声音之美为目的:为您解析格律诗词的声音密码,使艰深的平平仄仄格律,瞬间转化为直观易学的读音和旋律;追寻温州乡野的方言读书调,亲密接触多位温州先贤和前辈的吟诵调;解析吟诵和书法的互通和对译,疏通文学、书法、音韵等中国文化艺术之间的文脉隔阂;学习古文吟诵法,共同领略历代优秀古文的读法。

  “五四”运动后,中国传统读书法吟诵逐渐退出课堂,国人也渐渐忘记了本民族世代传承的读书调。现在中国流行的读书法,是西方的话剧腔。当今中国,汉字的音、形、义之美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中国人把汉字的传统声音之美丢失遗忘了近百年!

  通过课程,学员将接触、学习、推广吟诵,一起在曼声长吟中找回这被遗忘的声音之美,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和弘扬者。

  课程以格律诗词的理论学习和古文吟诵的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每月一课,第一期共开六课,限招20人。温州博物馆将对报名人员进行初步筛选,吟诵、古典文学的爱好者和研习者优先入选。

  报名要求:8周岁以上;

  爱好吟诵或古典文学;

  有恒心,能坚持

  上课时间:基本定于周六,每课时间以具体通知为准。

  上课地点:温州博物馆 文化驿站

  报名方式:关注“温州博物馆”公众微信号

  回复“吟诵”,点击进入报名页面

  填写报名信息

  主办方将在7月8日公布最终入选名单,并以短信方式通知入选学员。

  讲师简介

  陈胜武,男,1973年生于瑞安仙岩(今属瓯海)。现任温州市文联创研室副主任、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温州市吟诵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著有《温州书法百家百集——陈胜武书法集》、《一二斋翰墨心印》《马孟容马公愚昆仲年谱》,执行主编《百里芳人——温州马氏家族三百年文史学术资料汇编》,编有《禅心剑气相思骨——马公愚诞辰一百二十年纪念集》。著作《一二斋翰墨心印》被评为2011年度温州市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先后在中国书法网举办“让书法回归生活——陈胜武书法网络展”、“第二类书写——陈胜武书翰微信十帖展”,在深圳举办“闲情偶寄——姜寿田、王子蚺、陈胜武、车帝麟、谢权熠五人书法展”。2014年12月被评为温州市第九批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