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常州博物馆 “山下青山——2016-2018金坛土墩墓考古发现”展览

发布日期:2018-04-16

  “山下青山——2016-2018金坛土墩墓考古发现”于2018年4月12日在常州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主办,南京市考古研究院、淮安博物馆、徐州博物馆、金坛区博物馆共同协办,展期至5月6日。

  土墩墓是江南地区商周时期流行的一种特殊埋葬形式,是中国南方青铜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存。土墩墓利用丘陵地带的山岗和平原地区的高地,筑起土台,再在土台上挖掘竖穴土坑(墓坑),每个土墩上埋有一座至数十座不等的墓葬,最后再在其上封高大的坟丘,形成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江南地区称这种平地上隆起的土包为“墩”,“土墩墓”一词由此得名。

  土墩墓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等南方省市。苏南地区土墩墓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集中在句容、金坛和丹徒境内,茅山山脉的坡麓地带是土墩墓分布的密集中心。苏南地区的土墩墓始于西周早期,盛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至战国早期逐渐消失。从土墩墓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看,与吴、越两国的疆域大致相符。吴、越两国山水相邻,同俗并土,土墩墓正是反映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土著居民丧葬礼俗的重要遗存。

  本次展览遴选了2016至2018年间常州金坛土墩墓群抢救性考古发掘中的重要发现,如牯牛墩土墩墓、高庄土墩墓、立夫路土墩墓群、井头村土墩墓群等。共展示文物一百五十余件(套)。展览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何为土墩墓、土墩墓的发现历史、土墩墓的类型与形制、随葬器物及主要纹饰、重要考古发现。展示文物数量丰富、内容详实、意义深刻。

  展品精选:

  鼎

  豆

  罐

  盂

  盏

  同时,本次展览也是江苏考古工作者面向大众推出的工作成果汇报展,将土墩墓发掘成果系统而又全面的呈现于观众面前,讲述考古发现的点点滴滴。

  欢迎市民朋友们走进常州博物馆,共享文物考古工作的丰硕果实。

  (常州博物馆)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