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胡里改路之印以展现金代印章魅力”

发布日期:2018-04-11

  2018年3月27日,“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一百零三期“胡里改路之印”特展正式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在向观众展现着金代印章魅力的同时,也讲述了金代曾经的一段历史。

  公元十二世纪初,继渤海国之后,靺鞨后裔女真人兴起,定居在阿什河畔的女真完颜部,在首领阿骨打的带领下统一了女真各部,并于1115年建立金朝,定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成为白山黑水的主宰。自此,女真人又灭辽和北宋,进而统治中华大地半壁江山达百余年。

  上京会宁府是金代初期都城,为五京之一,亦是上京路的治所,在整个金代始终是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曾设上京行六部作为尚书省在当地的代行机构。近年来,在上京路辖区,发现大量金代铜质官印,大部分属上京路所辖职官用印。这枚所展出的胡里改路之印便是其中之一。

  胡里改路之印于1977年11月被鸡东县综合公社四排大队发现,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其为铜质、长方形柱状纽,长6.5厘米,宽6.5厘米,纽高2.8厘米,印重有800克。在印纽上端,刻有一“上”字,以示意用印方向。印文为汉字阳文九叠篆书“胡里改路之印”;印背右侧阴刻汉字楷书“贞祐五年二月”,左侧阴刻楷书“行六部造”;印左方阴刻楷书“胡里改路之印”。

  胡里改路一名,源于其治所濒临胡里改江。胡里改江,在唐代和辽代称“忽汗河”,《金史》又作“鹘里改”,清代则称“呼尔哈河”,即今“牡丹江”。《金史·地理志》曾载“胡里改路,国初置万户,海陵例置万户,乃改置节度使”,而胡里改路之印的出土,证明了《金史》关于胡里改路的记载是正确的。

  (黑龙江省博物馆)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