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千梢万叶绿玲珑—明清扇面书画精品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出

发布日期:2017-12-21

战国金银错铜壶上的奴隶执长柄扇
战国金银错铜壶上的奴隶执长柄扇

  扇,又称箑、萐,出现于上古时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萐蒲,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扇自生成后至今,具有各种形式。扇面品类从材料上分,有纸、羽、蒲、葵、蕉、麻、藤、竹、绫、绸、绢、纱扇等;从使用方式上分,有可随意开合的折扇和不可折叠的执扇等。

战国时期矩纹漆竹编扇
战国时期矩纹漆竹编扇

  折扇,又称“撒扇”、“聚头扇”、“聚骨扇”、“便面”等,南齐时初具雏形,但工艺尚粗陋。自唐朝始,制作精美的日本、朝鲜折扇作为贡品传入中国,如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高丽国》记:“彼使人每至中国,或用折叠扇为私觌物。”至宋朝,折扇开始受到文人们的关注,宋赵彦卫《云麓漫钞》、邓椿《画继》以及苏东坡笔记中,皆有关于折扇特性及制作等方面的论述。明初,折扇受到明皇室的喜爱,成祖朱棣见到朝鲜所贡折扇精致灵巧,特颁用其式,谕令工匠大量制造,以赐群臣。在明皇室的影响下,很快形成了四川、江浙等地折扇生产中心。折扇不仅成为从皇宫到庶民的日用品,而且成为文人题诗作画的载体。至清代,折扇的制扇、画扇、赏扇、藏扇进入全盛期。

五代南唐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南唐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以扇面为载体写字作画,最早出现在执扇上。在折扇上绘画,最迟也不晚于宋代,元郑元祐《题赵千里聚扇上写山次伯雨韵》曾形容宋赵千里绘的折扇山水画具有恢弘的气势:“宋诸王孙妙磅礴,万里江山归一握。卷藏袖中舒在我,清风徐来榖衣薄。”折扇开合自由并可出入怀袖,便于书画、携带和把玩,因此逐渐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书画家得心应手地挥洒翰墨的载体,折扇扇面绘画也从此成为与立轴、手卷、册页等并列的绘画形制。

旧时扇庄
旧时扇庄

  此次展出的60件扇面绘画作品,是从安徽博物院珍藏的扇面绘画精品中遴选出来的。其中,折扇面58件,团扇面2件。这些展品,涵盖了明清绘画的主要流派和画家的重要作品。其表现题材,山水、花鸟、人物画各具神采;其艺术样式,工笔、写意、水墨等各擅胜场。让我们步入云南省博物馆中国书画馆,来欣赏扇画艺术的精致之美……

部分展品

清 王溥《石湖春泛图》
清 王溥《石湖春泛图》
清 孙楷《空山新雨山图》
清 孙楷《空山新雨山图》
清 蒋廷锡《墨海棠图》
清 蒋廷锡《墨海棠图》
清 凌霞《梅花魂魄图》
清 凌霞《梅花魂魄图》
 清 于江《神仙对奕图》
清 于江《神仙对奕图》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