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妙手天工 丝路匠心——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展”亮相黑龙江省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7-08-05

   在奔腾不息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蕴藏着浩瀚精深、灿若繁星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刺绣”在近代社会中被赞誉为“母亲的艺术”,是女性聪明才智的结晶。为了展现这一民族文化艺术,由黑龙江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与黑龙江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妙手天工 丝路匠心——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展”,于2017年7月25日在黑龙江省博物馆正式开展。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所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它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距今至少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了。人们所熟知的刺绣,或许是苏绣、粤绣、湘绣、蜀绣的“四大名绣”,亦或许是各具风格的京绣、鲁绣、闽绣、苗绣,而在东北边陲的黑龙江,亦有着独具民族特色的刺绣艺术。这就是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刺绣、渤海靺鞨绣及满族刺绣。

  鄂伦春族刺绣具有地域特征、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其技法多样、做工精细、图案错落有致、色彩协调明快,蕴含着鄂伦春妇女热爱生活及勤劳智慧的审美心理特征。渤海靺鞨绣是根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满族祖先的传统民间手工刺绣,其运用东北独有的柞蚕丝,以极具东北特色的风土人情、风光景色为题材,表达了绘画摄影无法比拟的光影折射效果,并凭借丝线对光线独有的折射特点,成为美术艺术品中的极品。满绣,是满族人刺绣的简称,其通常使用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出各种纹样。

 

  本次展览向观众所展示的,便是鄂伦春刺绣、渤海靺鞨绣及满族刺绣的几位传承人所绣的40余件精美作品,不仅有造型与纹案别具一格的鄂伦春萨满神服,还有仿若油画般的《雪乡冬景》,更有充满皇家色彩的《孔雀牡丹》。这些作品,在让观众领略边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精华之时,也能享受到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