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寻觅,那一抹蓝——烟台市博物馆藏金属胎珐琅器精品展

发布日期:2016-11-14

   《寻觅,那一抹蓝——烟台市博物馆藏金属胎珐琅器精品展》于2016年11月11日在常州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正式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由常州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共同举办。展览将持续至12月14日。

清乾隆金胎画珐琅双耳杯
清乾隆金胎画珐琅双耳杯
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蝉纹狮钮炉
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蝉纹狮钮炉

  源于阿拉伯的珐琅器,自元代传入中国后,便以雍容华贵的造型、富丽堂皇的色彩、寓意吉祥的纹饰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至清代,珐琅器的发展更是到达了顶峰。由于画珐琅、内填珐琅等欧洲珐琅工艺技法的传入,清代的珐琅工艺有了更多的表现手法。新旧技法的交融、新风格与传统的互相启发,创造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精彩作品。

  本次展览展出的烟台博物馆藏86件珐琅器,多以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为主,尤以掐丝珐琅居多;时代横跨明、清至近代,较为清晰地反映出中国传统珐琅工艺的发展脉络。这批珐琅器拥有变化多姿的造型、精密繁复的纹饰、金碧交辉的色泽和雍容华贵的气韵,展现了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珐琅工艺精湛优良的制作水平。

清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炉
清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炉
清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盆景
清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盆景

  中国传统珐琅工艺兼容并蓄,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融合,是欧亚大陆往来联系的历史见证。历经明、清两朝的繁荣昌盛和近代以来的兴衰更替,如今,珐琅工艺在当代中国又绽放出新的光芒。现在,就让我们掀起珐琅器的蓝色面纱,欣赏其技艺的精湛与伟大。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