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紫玉涵光——当代端砚精品展》在陈嘉庚纪念馆开展

发布日期:2016-07-20

   端砚自唐代问世以来,深受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的喜爱和赏识。宋朝开始,端砚被列为贡品进贡朝廷,由此声名远播,身价倍增。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历代端砚艺人因材施艺,巧妙构思,精雕细刻,创造出无数造型各异的端砚珍品,成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

  肇庆当代端砚在传承优秀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传统工艺题材与现代创意艺术齐头并进,实用功能与艺术构思巧妙结合, 制砚名家辈出,精品佳作层出不穷,端砚行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004年,肇庆被评为“中国砚都”,成为中国的文化名片。2006年,端砚技艺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展览精选肇庆当代制砚名家大师之作113件,大略可分为传统工艺类、文人诗情类、山水人物类、福瑞吉祥类,作品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各具巧思,集中展示了肇庆当代端砚制作技艺的新水平和新风貌。

  第一部分 传统工艺类

  端砚从唐代面世后,大多以一定的形制进行雕刻制作,各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形制,如唐箕形砚、宋抄手砚及明清的淌池砚等,也有一些独特的经典砚式,如风字砚、琴形砚、钟形砚等,雕刻题材多以龙凤、花鸟和瓜果以及回纹装饰花纹。

  这些选材与古人的教化思想、对科技的认识水平和审美取向密切相关。今天部分制砚艺人的作品以遵循传统形制进行创作,并不断尝试在工艺和雕刻方面创新,在保留传统气息的同时,亦能引领时代的风尚。这些砚台或造型端庄典雅、文质彬彬,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展品】

绿端 《辟雍》砚 程八
绿端 《辟雍》砚 程八
宋坑《九龙至尊》砚 王立霞
宋坑《九龙至尊》砚 王立霞

  第二部分 文人诗情类

  文人砚始于宋代,其创作思想是在结合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取向的基础上,融入诗、书、画、印多方面艺术养分,然后根据端砚的石形、石色、石品等引发的思考进行创作雕刻,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和金石韵味,风格浑厚朴实,简洁凝练。

 

  【展品】

坑仔岩《天问》砚 莫少锋
坑仔岩《天问》砚 莫少锋
坑仔岩《颜氏碑》砚 莫少锋
坑仔岩《颜氏碑》砚 莫少锋
坑仔岩《雨洗高林》砚 梁弘健
坑仔岩《雨洗高林》砚 梁弘健

  第三部分 山水人物类

  山水人物类题材的端砚古已有之,代表作品如兰亭砚、蓬莱砚、赤壁怀古砚等。当代端砚艺人以祖国的大好河山、自然美景、亭台楼阁为主题内容,创作上吸收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手法,融笔会刀,使静雅的端砚作品平添几分自然和人文气息,让人于赏砚之中产生悠意。

 

  【展品】

坑仔岩《蓬莱》砚 程振良
坑仔岩《蓬莱》砚 程振良
坑仔岩《青山湖阁观碧水》砚 刘演良
坑仔岩《青山湖阁观碧水》砚 刘演良
坑仔岩《神龟驮书》砚 程振良
坑仔岩《神龟驮书》砚 程振良
坑仔岩《天地悠悠》砚 程振良
坑仔岩《天地悠悠》砚 程振良
绿端《兰亭雅集》砚 钟子建
绿端《兰亭雅集》砚 钟子建
麻子坑《海上生明月》砚 钟子建
麻子坑《海上生明月》砚 钟子建
麻子坑《惊涛骇浪》砚 程文
麻子坑《惊涛骇浪》砚 程文

  第四部分 福瑞吉祥类

  福瑞吉祥题材常见于中国各种传统艺术形式,端砚作品也不例外,它以特定的自然物、人造物为题材,象征福寿富贵、喜庆祥瑞、和谐美好,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祈望,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展品】

老坑 《红梅沐雨春意闹》砚 日照堂
老坑 《红梅沐雨春意闹》砚 日照堂
麻子坑《灵猴献寿》砚 梁焕明
麻子坑《灵猴献寿》砚 梁焕明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